当前位置:主页 > CFA®资讯 > 行业资讯 >

三年通过CPA和CFA,一些经验,备考建议和干货

时间:2017-07-05 11:14作者:elliott2008

  2012年开始考CPA,今年(2014年)81.05通过了综合考试,虽然和大牛比分数不是很高,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小的建议给大家,希望大家都能早日通过早日领证轻松过关!

       推荐阅读:2018年CFA学习资料及题目做对了吗
 
  来来来,考CPA的好处都有啥,谁说对了金坷垃就给他,每个人都有考CPA的理由,既然踏上了这条道路,那么就请坚定的走下去,老师说懂一点和不懂是一样的,决定做一件事就要尽力做好,做不好比不做更糟糕,因为你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事情上面。希望你们以后都能回想起在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无悔的青春!
 
  对于那些心态不端正,态度不坚定的人,我想说放过CPA吧,你还只是个孩子。其实很多细节能看出来一个人是否能够通过注会,那种说什么今天开启学霸模式啊,今天只看了几节审计,感觉很心塞啊。等等这种人我觉得基本考不过,一个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当然群里面的考友多是坚毅之辈,你们所欠缺的可能只是一些运气而已,加油!
 
  我大学的专业和注会**的关联就是学过一门国外原版的会计学原理,将近1000页的课本中我******学到的原理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那么作为一个0基础的学员,我是如何开始CPA的征程呢,作为一个普通人,请大家还是理智一点,别想着一年过六门,那都是大神好嘛,一年准备个三四门通过,不比你五六门全挂好嘛,学习的时间不要问什么几天几个月能通过考试啊这种问题?
 
  那都是不科学的!请用小时数记录在每个科目上花的时间,下载一个软件,好好记录,好好执行,总的学习时间上我认为六科一起最少保证10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综合阶段最少250小时,牛人除外。
 
  **年我考了审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纳尼!你TM在逗我吗,你一定会这样想。没错,我就是这样任性的一个男子。大家千万不要向我学习,审计和会计一定要一起考,最起码先学会计再学审计,这是血与泪的教训啊!
三年通过CPA和CFA,通过cfa®考试经验,通过cfa®考试建议和干货
  其实一开始我也是和大家一样准备考审计会计两法这种普通青年路线的,为什么我后来不学会计了呢,因为我没听懂老师到底在说啥。(这里又要提到几点,首先,请重视注协的教材,虽然我考完专业阶段都没看过注协的教材,年年买,年年不看,直到******才悔之晚矣,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向我学习!其次,没有会计基础的同学请先听老师的课,你会比较快速的入门,然后再听老师的课程提高,当然你还是要先看会计教材!)所以我就替换了一门战略,这又是另一个深坑。那么先考审计到底能不能通过考试呢?能!我会告诉你我只听了老师的课程,做了一些选择题就去考试了吗?
 
  审计******一道20分大题和会计相关,和实务相关,我放弃了,******60分通过。不得不说有一些运气的成分,但是其实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能通过就是实力!老师能把每一个审计准则倒背如流,每一个知识点在哪一页都清清楚楚,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考友们你们有被感动吗?考试就是考试,只要认真准备就一定能通过的!
 
  两法更是不用担心,把课程都听一遍,辅以适当的练习,通过是应该的,通不过的肯定是功夫不到家了。
  我是反对题海训练的,在我看来做题是为了让你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以及查漏补缺,做错的题目不断反思总结才能进步,一昧的为了做题而做题只是事倍功半。我做的全部题目都只有轻一上的题目,而且每一本都没做完。但是我觉得足够了,每一章的真题一定要反复的揣摩,每一章开头的思维导图一定时不时用来检测自己的知识掌握水平,帮助自己理清脉络。
 
  战略这一科很多人总是看轻,觉得很简单所以准备时间很短,结果分分钟被打脸打的啪啪响,而我就是其中一个,所以我的战略58挂了。战略请一定要在******两个礼拜前穿插复习,******不要等到******几天再来背诵,说到战略就不得不说老师,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听懂他的课通过不难,前提是你已经背背背!我是在第二年快考试的时候才发现他的,有点小遗憾。希望你们都不留遗憾了,早点考过专业阶段去综合和他耳鬓厮磨吧。
 
  时间来到了第二年,今年的目标是财管,会计,战略。这里重点说一下财管,听说今年分数都非常低,很多同学很气愤,说被压制了分数,我在这说点不中听的话。就算确实是压低了你的分数,那么说明你在这个考试里面就是判定在不通过的那一群,那么59和39有什么差别呢?
 
  再怎么压分也一样有通过的同学,想想为什么。有人说我对了分数感觉有七十几八十几,先不说这只是你的感觉,就算你考到90,但是考100分的人数已经占完了通过名额,一样把你压到不及格。还有人说没去考试也有分数啊什么什么的,那我现在也说我没参加综合也给我过了,你信吗?
 
  凡事讲究证据,特别是在这一行业,别听是风就是雨,提升自己实力才是王道,别把希望和精力寄托在这么渺茫的事情上。有这时间不如想象明年怎么通过!说正题,财管考试和税法考试比较特殊,就是答案对就是对,答案错了就全错,没有步骤分数。所以你大可不必花大量时间写步骤,我都是列一个公式直接等于答案,偶尔写一点点步骤,完全不妨碍我通过考试。这里安利大家两个小窍门。**个是搜狗的V模式,具体原理自己百度,可节省大量时间。
 
  第二个是买一个金融计算器,对,是金融计算器。不用998,150就可以带回家。我也是考CFA才知道的,以前也是被老师坑了,除此之外老师还是很好的,大家要爱护她。什么?算内含报酬率你还在用内插法?金融计算器带你一步到家,反正7,8章的计算轻松搞定,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学习了。然后这两个科目一定要在考试前上机模拟!找到解题的节奏,不要等到考场才是**次亲密接触,要不然你就要上演我哭给你看这种戏码了。重新回到为什么要重视注协教材这个问题上,考前某一天,我在模拟系统上做一道财管题目的时候,自己推导出了一个公式,过程之复杂不忍直视,不敢相信计算题出的这么复杂,一看答案怎么直接就有公式了,我愤愤的翻起了轻一,完全没找到这个公式,于是灵机一动想到注协的教材,一看简直五雷轰顶,我辛苦推导出来的公式直接是书上的结论,根本不需要自己推导。作为一个专业阶段全程只看了轻一的人觉得自己被自己蠢哭了,还有多少知识点是我不知道的没掌握的,希望你们不要重蹈覆辙,轻一只是一本辅导书,不能替代教材的!
 
  那么时间来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今年,通过了专业阶段的朋友们你们可以松一口气了,我可以告诉你们综合阶段的通过率是惊人的高,我们群的通过率是100%,基本你就是一个准CPAer了,来,给自己鼓鼓掌。但是,也不是说你可以什么都不看就跑去考试就能通过,希望不要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做好万全准备才是王道。我相信能进入综合阶段的也很少有这样的人,所以综合的通过率如此之高。那么综合需要买齐六本注协教材吗?
 
  我的答案和专业阶段相反,完全不需要,我就买了综合上下册,一如既往的没做完习题,听老师讲的课,背背讲义就可以了。事实证明经济法只考了公司法和证券法,当然喜欢全面复习的人可以全部复习。综合的重点相对比较突出,(一些专业阶段你正眼都瞧不上的知识点一晃都成了大房,特别是财管,简直瞎了我的氪金眼),基本都是上市公司相关的案例,自己可以在研究往年真题的情况下做一些取舍,比如去年专业和综合都考了战略18罗汉,所以今年我就没看。综合阶段侧重在背诵,作为一个理科小王子,当然我是最讨厌背东西的,但是为了通过考试也是硬着头皮背诵,我会告诉你公司证券法我背了十遍吗结果也还算欣慰。再告诫大家一下,CPA考试的难度从总体趋势上是越来越难,科目是越来越多,不要总想着今年不过明年吧,明年不过后年吧,那我觉得你用过都无法通过,因为你已经败给了自己。专业合格证既然没有时间限制了,那么通过率可能会进一步压制,大家做好心理准备,早点通过早点解放,不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世界还有很多精彩,不要把格局局限在一张证书上!
 
  说一下CFA的问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证书,CFA®考试素有金融**考之称,但是难度嘛,我觉得任何一个能通过CPA 6+1全科的朋友都能比较轻松通过,前提是你的英语阅读没有问题,这是一个全英文的国际考试,当然三级还学要写essay,所以想清楚自己的英语水平。
 
  如果英语没问题也不差钱,(因为一次通过一到三级是需要大概两万块钱的,在二级卡几年花上几万块的也不少),我强烈推荐大家去尝试,那些你在CPA考试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你会在CFA教材里面找到答案,毕竟CPA的知识很多都是舶来品,看完CFA教材你会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并不会)。
 
  我觉得证书这种东西呢,考一个行业最******的证书足以,考一堆相同类似含金量都较低的证书有什么意义呢你们大家说说?
 
  其实就算是**证书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只是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再牛的证书也敌不过一个好的出身(好爹or名校),一纸证书也证明不了你的能力(顶多证明拥有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拿着证书混吃等死其实也不少,一切都取决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扩展你的知识面,培养你的毅力和韧性,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以致用其实才是考证书**的意义,即使你没通过考试,但是仍然能够潜移默化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成长!
 
  ******感谢各位名师,没有你们我是无法通过考试的,谢谢你们!明年还要准备雅思,GMAT,CFA三级,学习和考试是无穷无尽的,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要像海绵一样吸收外界的养分,当你获得了一些成就也别骄傲,翻过一座高山你的眼界会更加宽广,你会更加谦卑的探索圆圈之外的世界,只要我们坚定了自己的道路,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下去,总有一天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CFA®考试俱乐部(cfa.com.cn)综合整理,来源:网络论坛,作者elliott2008 。若需引用或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感谢作者的付出和努力 !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相关CFA内容推荐:
        CFA前景:想要成为金融家?行业大佬分享10大入行 
        2018年6月CFA报名指南(报名、考试时间详细) 

上一篇:CFA体验课火热来袭,完美金融职场生涯从这启航

下一篇:学历通胀的年代,考CFA有什么用?锦上添花?

考生常见问题

如果您想咨询其他疑问,请点击此处进入常见问题专栏
寻找您的问题。

>> 点击进入 <<
返回顶部